躲貓貓的網絡含意是指在特定場所發生暴力行為,負責人爲了規避法律責任的一種托詞,特定場所一般是指監獄、看守所、勞教所、警察的刑訊室等公眾場所,同時負責任一般也是特定的,躲貓貓具有推搪理由之功效。該說法源自2009年2月12日中國雲南省晉寧縣警方的用語[1]。
事件背景
中國雲南省玉溪北城鎮一24歲男子李蕎明因盜伐林木被刑事拘留,在看守所關押11天後突然死亡。當地公安機關給出的死亡理由是:該男子因與室友在看守所天井玩「躲貓貓」遊戲時,遭獄友踢打,並不小心撞到牆壁而導致「重度顱腦損傷」致死。但死者家屬及大部分網民均認為此理由十分荒誕。幾天後官方發佈的消息表示,李蕎明是被看守所內的獄霸毆打導致其死亡,並不是玩「躲貓貓」遊戲而死。[2]
影響
「躲貓貓」事件發生後,互聯網反響十分大,眾多網友發出質疑。根據新浪網的民調,87.1%的網友認為"躲貓貓"致死的說法是假的,8.2%的網民認為,"躲貓貓"致死有可能是真的,1.3%的網民認為,"躲 貓貓"致死的說法應該是真相[3]
而「躲貓貓」這一詞語也成為2009年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,與此前的「俯臥撐」等流行詞語有同等含義,含意中映射出某些不當問題,同時也反映了廣大群眾的無奈。在《2009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》中公報躲貓貓一詞在新聞及網絡新聞等使用逾10億次而與「保八」、「開胸驗肺」等同時成為年度新詞前十位。2011年電視劇愛情公寓2也在劇中引用了躲貓貓一詞[4]。
躲貓貓事件受處理人員
參考資料
Wikiwand in your browser!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